以上这些技能也几乎是众所周知的强化普攻的技能,,当然还有很多,这里也就不一一列举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大家还是比较清晰地知道攻击特效和强化普攻是什么的,但是又为什么说是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模糊概念呢?
因为在游戏中,有一些技能的描述是这样的:
根据这些技能的描述,这些技能都是可以附带攻击特效的,实际效果也是如此,甚至直接算作普攻。但是玩过游戏的都知道,这些个技能都是可以附带耀光系列的咒刃效果的,然而咒刃效果却不是攻击特效,而是强化普攻。
众所周知:英雄联盟这个游戏的防御塔免疫所有攻击特效,但耀光系列的咒刃却可以对防御塔造成额外伤害。
众所又周知:英雄联盟这个游戏里有个裝备叫鬼索的狂暴之刃,又名羊刀。被动效果的幻影打击可以在连续数次攻击之后的下一次普攻施加两次攻击特效,但是幻影打击对耀光的咒刃效果是无效的。
众所还周知:英雄联盟这个游戏里还有个裝备叫卢安娜的飓风,被动效果的分裂箭能够使远程英雄的普攻产生范围伤害效果,分裂箭能附带攻击特效,但是分裂箭就是对耀光的咒刃没有效果。
这些足以证明咒刃效果不是攻击特效,而是强化普攻。
这一下子就让本就对攻击特效和强化普攻不甚了解的玩家们瞬间迷惑了起来,到底什么是强化普攻,到底什么是攻击特效?
这个问题也曾让我非常困惑,但是经过总结,还是有了答案。
不难发现,在上文举例出的大家都清晰地认定是“攻击特效”的这些技能和裝备效果,都是被动效果。而大家都清晰认定是“强化普攻”的技能和裝备效果,则都是主动技能效果。
这里要分别讲一个攻击特效和强化普攻中的“特例”。
首先是娜美的E技能。
娜美的E技能是一个主动技能,但是实际效果却是攻击特效,飓风的分裂箭可以触发这个技能的额外魔法伤害和减速buff。原因呢也很简单,这个技能是可以自由选择目标的,使该目标被动地获得造成减速和额外魔法伤害的buff。归根结底,还是可以把这个技能看作是一个被动效果。
然后就是上面引起争议的耀光系列。
乍一看,清清楚楚地写着,“唯一被动—咒刃”。但是仔细一品,这丫不还是一个主动技能吗?只不过按键并不是这件裝备本身,而是换成了QWER四个技能而已啊。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可以用是否是主动技能来区分攻击特效和强化普攻。主动技能就是强化普攻,被动效果就是攻击特效。
那么以上就是本期联盟科普的全部内容,我们下期……
诶等等,是不是好像漏了什么?
那么来回答文章开头的问题:为什么都是针对普攻进行强化的技能,有些是造成混合伤害,而有些是造成纯伤害呢?
因为这些针对普攻进行强化的技能中,有些事攻击特效,而有些是强化普攻。但无论哪一种,都是以混合伤害为主。出现纯物理伤害是因为有些攻击特效和技能效果就是额外物理伤害,这不足为奇。出现纯魔法/真实伤害的普攻则只有强化普攻这一种可能,而且只会出现在英雄技能上。
这时候又有人会问了,那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区分哪些技能会让英雄的普攻造成纯魔法/真实伤害,哪些技能只能造成混合伤害呢?
当然有啦!
经过我的求证,我发现,但凡造成混合伤害的技能,在描述时总是这样的:“下x次普攻造成多少多少额外魔法/物理伤害”。而造成纯伤害的技能,在描述时总是这样的:“下x次普攻造成多少多少魔法/物理伤害”。不信你就去游戏里看看。
虽然这个技能描述的差异我很早以前就注意到了,但是一直没弄清为什么会有这种细节上得差异,一开始还以为是译者偷懒或者什么原因,如今才知道其中有这样的原因。不得不佩服国服翻译,如此细节都尽可能通过翻译传达给我们。
点个赞!(疯狂暗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